就在俄方寻求东方外交支撑之时,大西洋彼岸传来了截然不同的信号。
几乎与拉夫罗夫落地中国同时,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13日在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宣布,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”爱国者”防空导弹系统。他直言不讳地强调,北约将为这些装备买单——”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做生意”。更令人关注的是,特朗普明确预告将于7月14日(即拉夫罗夫在华出席上合外长会议的前一天)宣布一项”武装乌克兰”的新计划,其中”预计将包括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”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特朗普的宣布并非孤立行动。此前不久,白宫曾对外透露将”暂停向乌提供军援,以优先确保美国战略利益”。然而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7月11日高调宣称”军事援助渠道已全面恢复”。一场围绕军援的戏剧性转折已然上演——所谓暂停只是昙花一现,武器输送暗流从未真正中断。一名未具名白宫官员急忙澄清,国防部”从未宣布暂停”,只是在”审查以确保符合美国防御战略”。
俄罗斯外长与中国及朝鲜的高频互动,与美国突然加码对乌军援在时间线上的紧密咬合,构成了一幅耐人寻味的地缘政治图景。
拉夫罗夫(资料图)
拉夫罗夫在朝鲜会谈的具体成果虽未公布,但俄朝军事合作的猜测甚嚣尘上。在西方严厉制裁之下,朝鲜的军火库存与军工能力对俄罗斯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。上合会议则为俄罗斯提供了重要的外交平台,使其得以在非西方世界寻求战略协调与支持。
特朗普选择在俄外长访华之际高调宣布升级军援,其战略信号已不言而喻。
一方面,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标志着美国干预策略的重大转折。此前,西方援助多以防御性武器为主。一旦乌军获得远程打击能力,战场规则将被彻底改写。另一方面,特朗普刻意强调北约盟友”埋单”,试图以”生意”逻辑掩盖冲突升级的实质,实则暴露其将战争视为交易筹码的冰冷本质。
当拉夫罗夫在天津寻求反制西方战略围堵的外交支持之时,特朗普在华盛顿正加速开启更具攻击性的军援闸门。
拉夫罗夫(资料图)
俄乌冲突的临界点正被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。爱国者导弹系统可能改变乌克兰天空的力量平衡,而进攻性武器一旦进入战场,则意味着冲突烈度将迎来质变升级。乌克兰军方与美军代表团计划于本周举行的多层会谈,无疑将聚焦于武器交付细节与战术配合,为下一阶段的血腥对抗铺路。
一边是俄罗斯在东方外交舞台上的疾步奔走,一边是美国及其盟友在军火输送上的骤然提速——这场大国博弈的每一颗棋子落下,都在将乌克兰战场推向更不可测的深渊。
当进攻性武器跨越红线,和平的窗口正急速关闭。这场牵动全球的生死博弈中,没有真正的生意,只有国家命运的豪赌;没有赢家的游戏,唯有文明社会的集体创伤在默默累积。